第(2/3)页 因此对于此消息还是颇为信任的,回去就立马拔了地里种的楠豆苗。 还有一些人对玄清公的盛名也了解一二,但对此很是犹豫。 种楠豆,届时收成可以卖高价,买回来一年吃的粮食。 但河岗乡的消息若是真的,地真要因为种楠豆而废了,就算卖楠豆买粮食回来吃到明年,那明年怎么办? 不能种地,就不能长久为续。 可不种楠豆,今年收成太少,又要怎么活到明年? 那消息若是假的,楠豆苗拔了,就白白错过了卖楠豆的机会。 真是不拔也不是,拔了也不是。 还有一部分人,对此消息干脆就是视而不见。 或许是心中的贪婪占了上风,也或许是因为完全不信玄清公。 甚至还有人搞起了阴谋论。 …… 徐义年了解到各方的反应,虽然心累,但也不算太意外。 仔细想想,他也能理解那些犹豫和不信的人。 所以,在传播消息的同时,他还找上了万安县的县衙。 将此事禀报了上去。 不过县衙那边的通报消息没那么快。 县衙不会因为徐义年的一面之词就做下决断。 至于徐义年口中的神灵玄清公之言,就更无法作为县衙的判断依据了。 虽然县衙中也有人信玄清公,但也有人不信的。 县衙需要去抓人,确定此事真伪,才会通报消息。 县衙的通报消息还没出来,次日却有村民们的自证消息传出来了。 有些外乡的村民,对河岗乡传出的消息将信将疑。 为了证实真伪,便有些村民在种楠豆的田里,试着种植其他作物。 楠豆苗每株隔的很开,有两尺的距离,他们便在中间,种下其他作物。 他们的楠豆苗都是种了起码有四五天以上的。 选的其他作物也都是很好种活的那种。 虽然这种作物他们一般不种,或者种的少,因为产量低,口感不如其他粮食,但胜在好种活。 拿来证实楠豆会伤地的消息真伪再合适不过了。 然后,他们便在第二日证实了,河岗乡的消息没错。 因为他们在前一日种下的苗儿,全都死了。 无一例外,每个试图证实消息真伪的,种下的作物都死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