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若是百姓的天下,那置皇权于何地?” …… 曹操这边大军开到,而孙权这边也自然有应对。 兵力部署不是一成不变的,东吴兵少,更应该随机应变,否则捉襟见肘。 他们现在就已经捉襟见肘了,曹操号称百万大军……其实不用诸葛亮说,孙权自己也清楚肯定没有百万,但就算十几二十万也不是东吴能挡的啊。 曹昂那十万其实都不是精锐,曹操带来的十几万可全都是百战精兵! 东吴呢,他们凑个几万人就很了不起了。 所以,不论是二三十万还是百万,其实都一样。 诸葛亮,照例舌战群儒,重要的并不是说服孙权,而是说服群儒。 既然都是大儒,他们并非不知道好歹,如果不站封建皇权,谁也不能说投降不对。 曹操征讨江东是天子之命,天下本该一统,你如果抵抗那就是要反。 所以别管小说怎么煽情,诸葛亮是为了刘备,他的一切表现都是为了施展才学,不论是为了金银地位还是为了青史留名,只是格局大小的区别,没有本质区别。 按照后世人的认知,你不行了,就让行的上。 天下是百姓的天下,谁能带给百姓好日子,谁就上,这一点是硬道理! 曹操在所占地区执行的制度,让那些百姓都认可他,就是比天子家的强。 在诸葛亮周旋了一通之后,周瑜开始入驻对岸赤壁。 东吴也凑起了几万精兵,与曹操的十几万精兵隔岸相望,他们感受到了压力。 “诸位,可有破江东水军的计策?” 曹操也是聚集谋士们讨论了很多次,但至今仍没有好办法。 周瑜总兵力确实不多,但江面上的水军战力,却是要强于荆州水军的。 “父亲,大哥说过,此时不当开战。” 曹昂不在场,曹丕却适时地把火烧到了他的头上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