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带着万余人,展开旌旗,营造声势,一路狂奔,直至进入大营,孙兴棱才停了下来。 他如此做,乃是秦易所安排。 生起一计之后, 秦易便安排数万人马,分作几队,悄悄离营,而后大摇大摆的奔入营中,假作援兵,乃攻心之计。 孙兴棱是最后一队, 入了营后,便遣散士卒, 独自回帐。 这时候,杨厌追了上来,问道,“孙将军,你说秦将军这计,可有效果?” 对于秦易,杨厌满心佩服,执行任务时绝不马虎,但此时微有疑惑,这一招,真的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吗? 孙兴棱点了点头,轻缓说道,“我们能想到的, 秦将军都能想到, 我们想不到的, 秦将军一样能想到,他如此安排, 必然有所妙用。” 停顿了一下, 孙兴棱接着说道,“将盘连山战况告知匪众,且夸大己方人数,假作援兵,接着下最后通牒……如此多的心理攻势,会让匪兵压力倍增。这些人自私自利,毫无义气可言,此刻必定人心浮动!” 孙兴棱并不笨,虽然想不到这等上佳的攻心之计,但事后分析还是能做到的。 所以秦易此计,在他看来,极其犀利,也必定管用! 先是让山匪知道,他们不会有援兵。 而后让山匪知道,三十五万对四万,凌城必将攻破。 最重要的,便是这斩尽杀绝的通牒,犹如点睛之笔, 直接从内部瓦解匪众。 纵使山匪头领想要据城而守, 但其底下的匪兵, 未必会愿意! …… 深夜,凌城,府衙后堂。 二当家身死之后,凌城中,排行最高的六当家,便成了最高指挥官,独自统率四万匪兵。 此时,他彷徨不安,在堂中不断走来走去,满脸惊惶之色。 傍晚时分,临瞻士卒的喊话,已传到了他的耳中。 六当家知道,此乃敌人的攻心之计,绝不能上当。 他好不容易挨到其他当家死绝,自己独掌兵权,还没过够瘾呢,岂能就这样缴械投降。 所以不论麾下如何劝阻,他都打定了主意,必须坚守。 但决定归决定,到底能不能守住,他完全没有信心。 就连足智多谋的二当家和三当家,都敌不过秦易,自己智计不足,能守得住吗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