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沉默片刻,他才出声说道,“府城爆炸的前几日,顾雨岚救过微臣,微臣为了还人情,才出手救她。” 女帝闻言,抿起了红唇。 文相听了,眼睛顿时一眯。 也就是说,秦易救顾雨岚,只为报恩,没想过救了对方,于临瞻到底有利还是有害。 可见在对方看来,个人恩义,凌驾于王朝利益之上。 武相对此,并不出奇,他深知秦易的性格,此子对于临瞻,并没有发乎于骨子里的忠诚,更多的只是道义。 所以临瞻唯有厚待,才能换来对方的勠力效劳。 众多股肱之臣,沉吟片刻后,都将目光投向了女帝。 秦易救了顾雨岚,虽避免大战,但其目的,并不是为了临瞻,而是出于个人原因,如此情况,得看女帝如何处置。 怎知女帝抿唇片刻,没有追究,转而问道,“你与顾雨岚之间,可有问题?” 她不是特别在意秦易是否救过顾雨岚,就如武相所说,秦易此举,不论出于什么目的,的确起到了避免两朝大战的作用。 她在意的是,秦易救了顾雨岚之后,发生过什么,为何顾雨岚会为了他而甘愿撤兵? 他们是不是如民间传扬的那般,已然相爱了? 与敌国将领相爱,不论是否做出有损临瞻利益之事,就已算是通敌。 秦易摇头说道,“微臣与顾雨岚仅见过一面,与她并没有任何问题。领兵援救峣城之时,微臣已打算全力以赴,怎知对方突然撤兵,出乎微臣的意料。” 他说的全是实话,不论以后如何,至少现在,他与顾雨岚的确只见过一面,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交集。 听闻如此,女帝微眯的眼眸,缓缓舒展开来。 彷佛如释重负般,她的艳美面容,不再紧绷,沉吟片刻后,才出声说道,“朕明白了,你退下吧。” 等到秦易离开之后,女帝望向众多股肱之臣,出声问道,“各位爱卿觉得,秦易所言是否可信?” 武相点头说道,“微臣觉得可信。” 定军侯犹豫片刻,也出声说道,“微臣觉得,秦易所言不似作伪,可以相信。” 女帝望向文相、穆王,以及太师,三人却沉默不言。 显然,他们并不相信秦易所说。 五名股肱之臣,仅有两人相信,这情况,让御书房中的气氛,变得僵滞起来。 就在此时,一道声音轻缓响起,“朕相信他。” 众人闻言,顿时愕然,禁不住抬头,望向女帝,没想到她竟会相信! 文相极其诧异。 为官几年,他已了解女帝的性子,对于臣子,女帝是心有戒备的。 因此,她才会默许穆王屠戮皇子府邸,容许后者在户部尚书贪墨桉中,牵连数百官员。 正如穆王所言,宁杀错,不放过。 就连武相,女帝也是说调查就调查,说软禁就软禁,可如今,对于秦易,她为何如此轻易就选择相信? 这让文相极其不可思议,彷佛看到太阳从西边出来。 太师禁不住皱起白眉,他隐隐感觉,女帝对待秦易的态度,越来越难以揣摩,也让他愈发担忧。 穆王皱眉道,“陛下,秦易一家之言,岂可妄信,理应调查他所言是否真实,以及是否做过通敌之事!” 太师附和道,“陛下,老臣也觉得,理应调查一番,再下定论。” 见老师也如此说,女帝沉吟片刻,才点头说道,“既如此,那便调派五百御谍卫,由穆王率领,调查此事;传令秦易,让其暂缓前往定岳军镇,于京中等待结果。切记,一切都得暗中进行,不可宣扬!” 这关乎到秦易以及临瞻的名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