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9章 告赢他-《我非痴愚实乃纯良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综上所述,主告方认为王笑所说的,为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强行从王玉身边带走孩子,这是不合理,更不合我大楚律例的。
    王笑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,譬如,他担心王玉培养的孩子会有恶劣的性格,我方认为这是莫须有之词。建武四年十二月七日,王玉落了京师户籍,便是大楚子民,会毕生履行大楚子民应尽的义务……”
    话到这里,坐在堂上的大理寺官员抬了抬手。
    布木布泰站起身来。
    “王玉,你将维护大楚的统一和各族的团结,是吗?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“你将遵从大楚的律例,尊崇华夏的礼仪道德,是吗?”
    “是……”
    这个问话的过程持续了很久,却与案情毫无关系。
    许多观审的人本来听“家务事”听得正在兴头上,却觉气氛渐渐肃穆下来。
    有蒙人,甚至还有归降的曾经是满人的人们开始意识到,这位科尔沁的贵女、大清的太后真的成为了楚朝的子民。
    之后,董小宛又站出来,道:“王玉既是大楚子民,履行大楚子民之义务,便该受大楚律例之庇护,其养育孩子的权利不可因王笑自认为的理由而被剥夺……”
    堂外观审的人群中一直有人在埋头记录着,也有人小声地嘀咕起来。
    “这案子,晋王不会输了吧?”
    “晋王纵横天下,在战场上可还没输过呢,没想到今天输在这事上……”
    那埋头记录的几人手中笔一停,迅速在纸上补上了“晋王首败”四字,思忖着回头该怎么起一个骇人听闻的题目才好。
    而大堂后面,还在等着出堂作证的秦小竺、陈圆圆等人对视了一眼,心想也许不等自己出堂表明能够带好孩子,这个案子就要判王玉赢了。
    大堂内,坐在王笑旁边的王康却十分不高兴,倒不是因为案子的结果。
    在王康看来,就算两个孩子判给了布木布泰,不还在王家养着,有什么区别?
    那到底为了什么要搞这一出丢人现眼的事?
    王康真的不明白这傻儿子到底怎么想的……
    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案子已经马上要有结果的时候,却见董小宛竟是一拍脑门,拿起卷宗又翻开了一会。
    “大人,我方刚才出了一些纰漏,因为我是第一次上堂,有件事忘了说了……”
    不少人都愣了愣,心说这案子还有转机不成?
    晋王果然又要反败为胜了吗?
    第(1/3)页